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人文学院于9月17日下午在A5-211阶梯教室隆重召开暑期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暨外出培训交流汇报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朱丽丹主持,学院院长王建全、学校人事处代表及全体教师参会。

一线实践赋能教学:15名教师分享岗位历练成果
暑期期间,学院15名教师分赴15 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锻炼。深入行业一线,围绕就业创业、文化传媒、文创旅游等核心业务开展岗位实践。汇报中,多位教师深入剖析行业发展趋势,重点探讨如何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行业前沿需求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学院后续教学改革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支撑,展现出教师们主动对接产业、服务教学的积极态度。

培训访学拓新思:双师分享+访学汇报注入新动能
在外出培训成果分享环节,上半年参与培训的高楠、李婧两位教师分别带来专题报告。她们围绕培训主题,全面解读行业最新动态与教学方法创新成果,并结合日常教学场景,详细分析培训内容在课堂中的应用实践的效果,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教学优化方案,为在场教师带来实用参考。李婧老师在培训结束后,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一门课程的三十余项思政教学设计,该设计拟用于后续教学创新大赛及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充分体现了教师将培训所学快速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高效能力。

英语教研室副主任王旸围绕为期一年的华东师范大学访学经历作专题汇报。期间,她深度参与国家级项目与高水平学术活动,完成相关访学论文,不仅提炼出 “人工智能应作为教学智慧的延伸工具,通过辅助教案设计、课程开发提升教学能力,而非单纯技术炫示手段” 的深刻反思,更深入阐释了高校教学模式转型与科研方法优化的实践路径。她明确表示,将把访学成果转化为英语教研室建设的核心动能,助力学科发展与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总结部署明方向:锚定成果导向强化实践价值
王建全院长在总结强调三点:一是坚持成果导向,以新兴高校为例,指出工作价值取决于过程扎实度与问题解决成效;二是凸显实践意义,未来教师评估将纳入实践时长,双师认定以实践经历为重要依据;三是点评汇报,肯定多数教师成果,指出个别汇报需强化内容深度与逻辑整合。

此次汇报会通过搭建实践经验、培训成果与访学收获的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优质资源的高效传递,更有效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实践、提升专业能力的积极性,为人文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